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听说过细菌性心包炎这种疾病。其实这种病在之前那些年的发病率是很高的,而且因为这种病致死的也不在少数。这种细菌性心包炎其实就是由于邻近的胸内感染所致的。很多时候会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那么到底这种细菌性心包炎该怎么治疗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目录
1细菌性心包炎并发症
本病易出现心包压塞,心包缩窄和假性心室壁瘤等并发症。
1.心包填塞 细菌性心包炎有浆液纤维蛋白渗出,后转为化脓性浆液;同时可由于假性室壁瘤瘤腔的进行性扩大以至破裂,形成心包压塞。
2.假性室壁瘤 细菌性心包炎的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性心包炎如脓液未得到及时,彻底的清除,化脓性炎症进一步侵犯心肌组织,造成心肌组织坏死,坏死的心肌在左心室高压血流的冲击下破裂,血液渗漏至心包腔,形成血肿及被粘连,纤维化的心包包裹,形成假性室壁瘤,假性室壁瘤多见于左心室,偶见左心房。
3.缩窄性心包炎 细菌性心包炎有浆液纤维蛋白渗出,后转为化脓性,随着病程的进展,炎症可使渗液脓稠,机化导致心包粘连,使心包腔间隙消失,心包增厚或钙化,极易发展成为缩窄性心包炎。
2细菌性心包炎怎么治
一旦细菌性心包炎的诊断成立,除全身使用足量的抗生素外,仍应立即施行心包切开术因为全身抗生素治疗及向心包腔内注入抗生素皆不能防止腔内脓液的形成,甚至可因大量心包积液而引起心脏压塞,或因包裹性积脓形成而发展成缩窄性心包炎。对于有些稠厚的化脓性积液形成小腔需做广泛的心包切开术达到充分引流以预防发生缩窄性心包炎。根据心包积液性质及血培养的结果或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必要时需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抗生素的剂量须足量、疗程应充分,在感染控制后仍需维持2周。
穿刺的常用部位有两处:
1.胸骨剑突与左肋缘相交的尖角处
针尖向上略向后,紧贴胸骨后面推进,穿刺时患者采取半卧位。此穿刺点对少量渗液者易成功,不易损伤冠状血管,引流通畅,且不经过胸膜腔,故特别适用于化脓性心包炎以免遭污染。
2.左侧第五肋间心浊音界内侧1~2厘米
针尖向后向内推进,指向脊柱,穿刺时患者应取坐位。操作应注意无菌技术,针头推进应缓慢,如觉有心脏搏动,应将针头稍向后退,抽液不宜过快,在抽液后可将适量抗生素注入心包腔内。
3细菌性心包炎病因
细菌感染(20%):
既往细菌性心包炎多并发于肺炎球菌性肺炎或脓胸,或由于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所致的不能控制的疾病,随着抗生素的应用,耐药菌株的产生和心脏外科手术及介入手术的广泛开展,引起细菌性或化脓性心包炎的微生物范围扩大,包括革兰阴性杆菌,布鲁杆菌,沙门菌属,淋球菌,流感嗜酸杆菌,厌氧菌和其他不常见的病原体。
病理 (20%):
心包渗出液最初为浆液纤维蛋白性的,其后转为化脓性,随着病程进展,炎症使渗液脓稠,机化导致心包粘连,使心包腔间隙消失,心包增厚或钙化,极易发展成缩窄性心包炎,有的病例,邻近的胸骨,胸膜,膈肌受累,并与壁层心包粘连。
感染的途径(25%):
心包感染的途径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肺炎球菌性肺炎或脓胸直接扩散至心包的化脓性心包炎仅占化脓性心包炎的20%,当代,成人细菌性心包炎发生的途径主要有:①胸部外科或外伤感染:②与感染性心内膜炎相关:③广泛心肌脓肿:④脓毒性冠脉栓子致感染性心肌梗死:⑤主动脉夹层破裂。
4细菌性心包炎的症状有哪些
细菌性心包炎常为急性、暴发性疾病,前驱症状平均仅3天,通常都有高热、寒战、全身中毒症状及呼吸困难,多数患者没有典型的胸痛。
几乎所有的患者有心动过速,近50%病人有心包摩擦音。突出的症状和体征与已知感染有关,如重症肺炎、脓胸、胸外科或外伤等。
颈静脉怒张及奇脉,可能是心包积液的首先表现,脓性心包积液可发展为心包压塞和心包缩窄。症状可能为原发性疾病如感染时的发冷、发热、出汗、乏力等症状所掩盖。
5细菌性心包炎如何预防
1.积极有效的治疗原发病。如治疗肺炎球菌性肺炎(对青霉素敏感的肺炎球菌株,青霉素G是首选药物。非重症患者可口服青霉素G或 V250~500mg,每6小时1次.对无并发症的肺炎球菌肺炎推荐给予水剂青霉素G50~200万u静脉注射,每4~6小时1次);脓胸,根据脓液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排尽脓液促使肺早日扩张。及早反复胸膜腔穿刺,抽除稀薄脓液,于胸腔内注入抗生素或溶纤维素药物(如胰蛋白酶、链激酶、脱氧核糖核酸酶)。对经反复穿刺后效果不佳者应及早行胸腔闭式引流。全身支持治疗包括加强营养。手术治疗。
2.早期诊断,使用足量抗生素,必要时行心包切开引流,必须彻底引流,防止发生缩窄性心包炎。
本文地址:http://ask.bx9y.com/waike/xinzangwaike/2024-02-26/649864.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